肱骨干上端骨折进行手法整复怎么操作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肱骨干上端骨折可通过手法整复进行治疗,操作需由专业医生完成,主要步骤包括牵引复位、矫正移位、固定包扎等。手法整复适用于无明显血管神经损伤的闭合性骨折,复位后需配合石膏或支具固定。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助手固定肩关节,术者握住患肢肘部沿肱骨纵轴方向持续牵引,以缓解肌肉痉挛并恢复骨折端长度。牵引力度需均匀适度,避免过度牵拉导致软组织损伤。对于成角畸形明显的骨折,可在牵引同时施加反向压力矫正。
根据X线显示的骨折移位方向,术者用拇指按压骨折近端,其余四指提拉远端完成对位。对于前后移位可采用折顶回旋手法,内外侧移位则需配合端提挤按。复位过程中需听到明确骨擦音,并通过C型臂X线机确认对位情况。
复位成功后立即用U型石膏或肩关节外展支具固定,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线上下两个关节,腋窝处垫棉垫防止压疮。固定后需检查桡动脉搏动及手指活动,确认无血管神经受压。
手法整复后24小时内需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感觉及运动功能,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定期拍摄X线片监测骨折对位情况,发现再移位需及时处理。固定维持4-6周,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手指腕关节主动活动。
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肩关节钟摆运动、爬墙练习等康复训练,配合热敷缓解僵硬。早期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6-8周后根据骨痂生长情况恢复日常活动。康复期间定期复查,预防肩关节粘连等并发症。
手法整复后应保持固定装置干燥清洁,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优质蛋白,如牛奶、鱼肉等促进骨折愈合。若出现固定松动、肢体麻木或剧烈疼痛,应立即就医处理。康复期可配合中医针灸、超声波等物理治疗加速功能恢复,但所有治疗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