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骨折应该怎么办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脚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冷敷处理、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脚骨折通常由外伤撞击、骨质疏松、长期劳损、病理性骨折、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脚骨折后需立即停止活动,用夹板或支具固定患肢。可使用医用石膏绷带或高分子夹板,避免骨折端移位。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部位上下关节,如踝关节骨折需固定至小腿中段。固定期间需定期检查肢体末梢血液循环。
急性期48小时内可对肿胀部位进行间断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使用冰袋时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皮下出血,缓解疼痛和肿胀症状。禁止热敷或按摩骨折部位。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严重肿胀可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碳酸钙D3片。禁止自行服用活血化瘀类中药以免加重出血。
拆除固定后需逐步进行踝泵运动、足趾屈伸等被动训练,后期增加抗阻运动和平衡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足内翻、外翻练习,每天3组每组15次。水中行走训练可减轻关节负重,促进功能恢复。
开放性骨折或严重移位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钛合金接骨板或髓内钉固定。粉碎性骨折可能需植骨融合,术后早期进行CPM机辅助训练。老年患者可考虑外固定支架减少手术创伤。
脚骨折恢复期间需保持高钙饮食,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多进食西蓝花、豆腐等含钙丰富食物。康复期避免剧烈跑跳运动,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锻炼方式。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完全负重需经医生评估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