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怎么预防

高热惊厥可通过保持适宜室温、及时退热、合理补液、预防感染、监测体温等方式预防。高热惊厥通常由体温骤升、电解质紊乱、病原体感染、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引起。
室内温度维持在24-26摄氏度,避免环境过热或骤冷刺激。夏季可使用空调调节温度,但出风口避免直吹儿童,冬季取暖时保持空气湿润。高温环境易诱发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增加惊厥风险。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采取退热措施,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药物。同时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退热贴可辅助降低局部皮肤温度。
发热期间每4小时补充100-200毫升温水或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适量饮用鲜榨果汁补充维生素,避免含咖啡因饮料。脱水会导致血液浓缩,增加脑细胞异常放电概率。
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规范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接触感染者后可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勤洗手消毒。细菌性扁桃体炎、幼儿急疹等感染性疾病是常见诱因。
发热期每2小时测量腋温并记录,夜间需设定体温监测提醒。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时需保持5分钟以上。体温上升期(每小时升高0.5摄氏度以上)是惊厥关键预防时段。
日常应注意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中增加富含镁元素的小米、燕麦等谷物。既往有惊厥史的儿童发热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使用地西泮栓剂。出现眼球上翻、四肢强直等先兆症状时,应立即侧卧防止窒息,同时记录发作持续时间及表现特征供医生评估。建议家长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定期参加儿科急救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