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障碍患者如何护理

关键词: #护理
关键词: #护理
行为障碍患者可通过环境调整、沟通技巧、药物管理、安全防护、心理支持等方式护理。行为障碍可能与脑部损伤、精神疾病、药物副作用、环境刺激、心理创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情绪失控、攻击行为、重复动作、社交障碍、自理能力下降等症状。
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安全的居住环境,减少噪音和视觉刺激。家具摆放避免尖锐棱角,地面保持干燥防滑。可设置固定活动区域,帮助患者建立空间安全感。白天保持适度自然光照,夜间使用柔和小夜灯。
与患者交流时保持语调平稳,使用简单短句和肯定式语言。避免直接否定或争论,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缓解冲突。观察患者非语言信号,如表情、肢体动作等。重要事项可重复确认,必要时配合图片、手势等辅助沟通。
遵医嘱按时给予利培酮口服溶液、奥氮平片、喹硫平缓释片等抗精神病药物。记录用药后行为变化及不良反应,不可自行调整剂量。药物需存放在上锁药箱,监督患者完整吞服。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及时反馈睡眠和饮食状况。
收好危险物品如刀具、打火机、清洁剂等。安装门窗防夹手装置和防走失报警器。为患者佩戴身份识别手环,标注联系人信息。制定应急预案,掌握附近医院急诊路线。外出时需专人陪同,避免人群密集场所。
定期陪伴患者进行舒缓活动如听音乐、绘画、园艺等。肯定患者微小进步,避免批评指责。家属可参加互助小组学习减压技巧。建立规律作息表,适度安排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专业指导。
护理过程中需保持耐心,记录行为异常发生的时间、诱因和表现模式。每日保证患者饮水1500-2000毫升,饮食以易消化高蛋白食物为主。定期协助翻身、擦浴等基础护理,预防压疮和感染。注意观察大小便情况,出现发热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家属应合理安排轮班照护,避免过度疲劳影响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