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婴儿心肌受损是怎么回事

儿科编辑 医语暖心
11次浏览

关键词: #婴儿

刚出生婴儿心肌受损可能由围产期缺氧、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吸氧治疗、抗感染治疗、代谢干预、心脏手术、纠正电解质等方式治疗。

1、围产期缺氧

围产期缺氧是新生儿心肌受损的常见原因,可能与胎盘功能异常、脐带绕颈、产程延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青紫、呼吸急促、肌张力低下等症状。治疗需立即进行吸氧支持,必要时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如多巴胺注射液改善心功能,同时监测血气分析。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完成亚低温治疗等脑保护措施。

2、宫内感染

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等病原体经胎盘传播可导致心肌炎,常合并肝脾肿大、黄疸、血小板减少等症状。确诊需进行血清学检测和PCR检查,治疗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严重时需使用免疫球蛋白。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喂养情况及体温变化。

3、遗传代谢病

甲基丙二酸血症、长链脂肪酸代谢障碍等疾病会引起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多伴有呕吐、嗜睡、低血糖等症状。需通过血尿代谢筛查确诊,治疗包括限制蛋白饮食、静脉输注左卡尼汀注射液等特殊营养素。家长需严格遵循遗传代谢病饮食方案。

4、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等结构异常可导致心肌负荷过重,表现为心脏杂音、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轻症需口服地高辛口服溶液改善心功能,重症需进行动脉导管结扎等手术干预。

5、电解质紊乱

严重低钙血症或高钾血症会干扰心肌电活动,常见于早产儿或糖尿病母亲婴儿,易引发心律失常。需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胰岛素拮抗高钾,同时持续心电监护。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有无抽搐等表现。

新生儿心肌受损需住院监测生命体征,母乳喂养者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食物。恢复期可进行被动肢体活动促进循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出院后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呼吸道感染,按医嘱完成后续心脏超声随访,发现呼吸频率加快或奶量下降需及时返院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