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狭窄的人平时如何护理

主动脉狭窄患者日常护理需结合病情控制、症状监测和生活方式调整,主要包括规律随访、药物管理、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和避免诱发因素。
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是监测主动脉狭窄进展的关键。患者每3-6个月需评估瓣膜狭窄程度和心功能变化,重度狭窄者需缩短随访间隔。出现胸痛、晕厥或呼吸困难加重时应立即就诊。医生可能根据病情调整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或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的用药方案。
严格遵医嘱服用抗心衰药物是基础护理措施。常用药物包括地高辛片改善心肌收缩力,硝酸异山梨酯片缓解心绞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延缓心室重构。禁止自行调整剂量,需警惕下肢水肿、心率过缓等药物不良反应。
采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多食用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限制腌制食品和动物内脏。合并高血压者需控制每日液体入量,体重短期内增加超过2公斤需就医。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钾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举重、憋气动作等增加心脏负荷的活动。运动中出现心悸、胸痛应立即停止并监测血压心率。寒冷天气户外活动需做好保暖防护。
注意口腔卫生和皮肤清洁,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进行牙科或侵入性操作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主动脉狭窄患者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和突然的体位变化。睡眠时可抬高床头减轻夜间呼吸困难。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好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片。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症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通过综合管理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