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耳屎是什么样子的

中耳炎的耳屎通常呈现黄色或黄褐色,质地黏稠,可能伴有脓液或血丝,与健康耳道的干燥片状耳垢明显不同。中耳炎可能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健康耳道的耳屎多为干燥的片状或块状,颜色呈浅黄色至深棕色,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阻挡异物的作用。中耳炎患者的耳屎因炎症反应会发生显著变化,耳道分泌物增多并与脱落上皮细胞结合,形成黏稠的脓性耳屎,可能伴随明显异味。部分患者耳屎中混有血性分泌物,提示可能存在鼓膜穿孔或黏膜破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作时,耳屎性状改变更为明显,可见大量黄绿色脓液积聚。
慢性中耳炎患者的耳屎可能呈现持续性黏稠状态,颜色偏暗且质地不均匀。分泌性中耳炎虽较少直接改变耳屎外观,但可能因积液倒流导致耳道潮湿。真菌性中耳炎可产生白色絮状或黑色点状耳屎,常伴有剧烈瘙痒。胆脂瘤型中耳炎可能产生腐臭味耳屎,内含角化上皮堆积物。婴幼儿中耳炎耳屎变化可能不如成人典型,需注意观察抓耳、哭闹等伴随症状。
发现耳屎异常应避免自行掏挖,防止损伤耳道或加重感染。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洗澡时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避免进水。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菌药物,慢性患者可能需进行鼓室成形术等治疗。日常注意预防感冒,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佩戴耳塞,控制过敏原接触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