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楔形变就是骨折吗

腰椎楔形变不一定是骨折,但骨折可能导致腰椎楔形变。腰椎楔形变是指椎体前缘高度降低、后缘高度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形态改变,可能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
腰椎楔形变常见于骨质疏松患者,尤其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导致椎体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轻微外力甚至无明显外力即可引发椎体压缩变形,形成楔形变。这类患者可能仅有轻微腰背痛或无自觉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椎体前缘高度降低但无明确骨折线。长期姿势不良、脊柱退行性改变也可能导致椎体形态逐渐改变,形成慢性楔形变。
外伤性骨折是腰椎楔形变的另一重要原因。高处坠落、车祸等高能量损伤可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表现为椎体前缘明显塌陷、骨折线可见,常伴有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病理性骨折如肿瘤转移、骨髓炎等疾病破坏椎体结构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椎体塌陷形成楔形变,这类患者往往有原发病病史和全身症状。先天性椎体发育异常也可能表现为楔形变,但多无外伤史且进展缓慢。
出现腰椎楔形变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医生会根据病史、症状和影像学结果判断病因。骨质疏松患者需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折患者可能需要卧床休息、支具固定或手术治疗。日常注意避免弯腰负重、防止跌倒,适度进行腰背肌锻炼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