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食症初期怎么治疗

厌食症初期可通过心理干预、营养支持、行为矫正、家庭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厌食症通常由心理压力、社会文化因素、遗传倾向、神经内分泌紊乱、家庭环境等因素引起。
认知行为治疗是核心手段,帮助患者纠正对体型和体重的错误认知。可通过日记记录情绪与进食关联,识别触发回避食物的负面思维。团体治疗能减少病耻感,但需避免患者间不当比较。心理干预需持续3-6个月,配合定期心理评估量表监测。
由营养师制定渐进式热量补充计划,初期每日摄入可控制在1200-1500千卡。优先选择酸奶、香蕉、燕麦等易消化高营养食物,避免高纤维食物加重饱胀感。每周监测体重增长0.5-1公斤为宜,过快可能引发再喂养综合征。可补充复合维生素片预防微量元素缺乏。
建立规律进食时间表,采用小份多餐模式减少进食压力。使用正强化技术,当完成进食目标后给予非食物奖励。避免餐前剧烈运动或独自进食,用餐时限制使用电子设备。可配合放松训练缓解进食焦虑,如餐前进行5分钟腹式呼吸。
指导家庭成员避免对患者体重或饮食的批评性评论,改为表达对健康的关切。改善家庭沟通模式,减少过度保护或控制行为。父母需统一喂养原则,可共同参与营养咨询。对于青少年患者,家庭治疗的介入能降低复发概率。
奥氮平片可用于改善体像障碍和焦虑症状,需警惕嗜睡副作用。氟西汀胶囊有助于调节5-羟色胺水平,但需体重恢复至标准85%后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可缓解早饱感和胃排空延迟,短期使用不超过2周。所有药物须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初期治疗需建立多学科团队协作,包含精神科医生、营养师和心理治疗师。家属应学习识别呕吐、藏匿食物等回避行为,定期记录进食情况和体重变化。避免强制喂食引发对抗,可尝试共同烹饪增加患者参与感。保持适度体育活动如散步、瑜伽,但禁止补偿性过度运动。若3个月内体重持续下降或出现心动过缓等躯体症状,需考虑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