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肿胀怎么治疗

踝关节肿胀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加压包扎、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踝关节肿胀通常由外伤、关节炎、痛风、感染、静脉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踝关节肿胀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关节。外伤引起的肿胀需保持患肢抬高,避免负重行走。慢性肿胀患者应减少长时间站立行走,选择游泳等非负重运动。休息期间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淋巴回流。
外伤后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急性期过后改用热敷,温度不超过40℃。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需持续冷敷,感染性肿胀禁用热敷。冷热交替可配合红外线理疗仪辅助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缓解炎性肿胀,痛风患者需服用秋水仙碱片。细菌感染需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静脉功能不全可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关节腔积液严重时可穿刺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
使用弹性绷带自足背向小腿螺旋式包扎,压力需均匀适度。淋巴回流障碍患者可穿戴二级压力医用弹力袜。包扎期间需观察足趾血运,夜间睡眠时解除压力。配合间歇气压治疗仪效果更佳。
严重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慢性踝关节不稳可进行韧带重建术。创伤性关节炎晚期需考虑关节融合术,肿瘤压迫需病灶清除术。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
踝关节肿胀患者日常应控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左右。超重者需减轻体重以降低关节负荷,建议选择低冲击有氧运动。穿着宽松鞋袜避免压迫,睡眠时垫高患肢15厘米。定期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使用足弓支撑垫矫正生物力线。若肿胀持续超过72小时不缓解,或伴随皮肤发红发热、剧烈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