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老人的饮食调理

糖尿病老人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定时定量进餐、补充膳食纤维等方式进行饮食调理。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肥胖、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
糖尿病老人应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优质蛋白和健康脂肪比例。主食可选择糙米、燕麦等全谷物,搭配适量鱼肉、豆制品。避免油炸食品和肥肉,烹调方式以蒸煮炖为主。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控制在45%-60%,蛋白质15%-20%,脂肪25%-35%。
根据老人体重和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肥胖者需适当减少300-500千卡。采用小碗分餐制,每餐主食不超过100克。加餐可选择无糖酸奶或少量坚果,避免夜间进食。定期监测体重变化,保持体质指数在18.5-23.9之间。
优先选择升糖指数低于55的食物,如西蓝花、菠菜等绿叶蔬菜,苹果、梨等低糖水果。粗粮应占主食总量1/3以上,可与精粮混合食用。避免食用蜂蜜、糖浆等高糖调味品,代糖使用需咨询医生。
建立规律的进餐时间表,每日5-6餐,间隔2-3小时。早餐应在起床后1小时内完成,晚餐不晚于睡前3小时。使用标准量具称重食物,记录饮食日记。外出就餐时提前了解菜品成分,避免过量摄入隐形糖分。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来自杂豆、菌菇、魔芋等食物。可溶性纤维如燕麦麸有助于延缓糖分吸收,不溶性纤维如芹菜杆能促进肠道蠕动。增加饮水至1500-2000毫升/日,预防纤维摄入引起的便秘。
糖尿病老人除饮食控制外,应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定期监测空腹和餐后血糖,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注意足部护理,每年进行眼底和肾功能检查。家属需学习低血糖识别与处理,为老人准备随身急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