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腿疼的症状有哪些

老人腿疼的症状主要有肌肉酸痛、关节僵硬、局部肿胀、行走困难、夜间疼痛加剧等。腿疼可能与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下肢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痛风性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肌肉酸痛多由过度劳累或受凉引起,表现为腿部肌肉酸胀、乏力,活动后加重。老人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易出现此症状,热敷和适当按摩可缓解。若伴随皮肤温度升高或红肿,需警惕肌筋膜炎或静脉血栓。
关节僵硬常见于骨关节炎或类风湿关节炎,晨起时膝关节活动受限明显,活动后稍缓解。老人可能听到关节摩擦音,严重时出现关节变形。日常可进行低强度关节活动训练,疼痛明显时需就医排除滑膜炎。
单侧小腿突发肿胀伴压痛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双下肢对称水肿多与心肾功能不全相关。静脉曲张患者会出现蚯蚓状血管凸起,皮肤色素沉着。抬高患肢可暂时缓解,但需及时检查血管超声明确病因。
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的典型表现,行走一段距离后被迫休息。腰椎管狭窄会导致神经性跛行,弯腰可减轻症状。老人出现步态不稳需排查脑血管病变,必要时进行肌力测试和影像学检查。
夜间静息痛常见于骨质疏松引起的应力性骨折,或晚期骨肿瘤。痛风发作多在午夜突发第一跖趾关节剧痛,局部皮肤发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持续性灼烧样疼痛,需控制原发病才能缓解症状。
建议老人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度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腿疼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发热、麻木等症状时,应及时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完善X线、核磁共振等检查。日常可使用拐杖分担腿部压力,睡眠时在小腿下方垫软枕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