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早产的发生

关键词: #早产
关键词: #早产
预防早产可通过定期产检、控制基础疾病、避免高危因素、合理补充营养、保持心理健康等方式实现。早产通常与感染、妊娠并发症、宫颈机能不全等因素相关,需针对性干预。
规范产前检查能早期识别早产风险。妊娠20周后每2-4周需进行宫颈长度超声监测,发现宫颈缩短时可采取环扎术预防。产检还包括胎心监护、阴道分泌物检测等,细菌性阴道病等感染需及时用克林霉素阴道栓治疗。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必要时使用拉贝洛尔片控制。糖尿病患者应维持空腹血糖低于5.3mmol/L,可遵医嘱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需调整左甲状腺素钠片剂量,保持TSH在妊娠特异性参考范围内。
禁止吸烟饮酒,尼古丁会导致胎盘血管收缩。避免搬运重物或长时间站立,减少子宫机械性刺激。远离电离辐射及有毒化学物质,工作压力大时应调整岗位。既往有早产史者妊娠16周起需每周注射羟基孕酮己酸酯。
每日需摄入80-100g优质蛋白,适量补充含钙400mg的孕妇奶粉。贫血者应服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维持血红蛋白>110g/L。维生素D缺乏时可每日补充胆维丁乳,但需定期检测血钙浓度。
焦虑抑郁会升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诱发宫缩。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睡眠障碍者短期使用右佐匹克隆片。参加孕妇学校学习分娩知识,配偶需共同参与心理疏导。
妊娠28周后需记录胎动次数,出现规律宫缩或阴道流液应立即就诊。建议选择有新生儿重症监护能力的医院分娩,提前准备婴儿呼吸复苏设备。产后注意会阴护理,预防感染诱发再次早产风险。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度散步,有助于子宫复旧和体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