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饮食应注意什么

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饮食需注意低脂高纤维、均衡营养,避免刺激性食物。主要原则包括控制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优质蛋白、限制胆固醇、避免酒精及辛辣食物。
每日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40克以下,减少动物油脂、油炸食品及高脂乳制品。脂肪过量可能刺激胆汁分泌,加重胆管收缩引发疼痛。可选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部分饱和脂肪。
每日需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优先选择燕麦、糙米、西蓝花等。水溶性膳食纤维能结合胆汁酸排出,降低胆固醇沉积风险。但需逐步增量以避免胃肠胀气,同时保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
适量摄入鱼类、鸡胸肉、豆制品等低脂蛋白,每日60-80克。蛋白质不足会影响肝细胞修复,但过量红肉可能增加代谢负担。鸡蛋每日不超过1个,避免蛋黄过量摄入。
动物内脏、蟹黄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不超过2次。胆固醇代谢异常是结石形成诱因之一,建议用植物甾醇强化食品替代部分动物性食品。
禁食酒精、辣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辛辣食物可能诱发胆管痉挛。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烧烤、腌制等高温加工方式。
患者应保持规律三餐,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空腹。急性发作期需暂时禁食并就医,缓解期可逐步恢复饮食。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促进胆汁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