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抗抑郁药物一周内病情加重是怎么回事

服用抗抑郁药物一周内病情加重可能与药物副作用、个体差异、疾病进展等因素有关。抗抑郁药物通常需要2-4周才能起效,初期可能出现短暂症状波动,若持续加重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部分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在初期可能引发激越、焦虑等不良反应,这与药物调节神经递质的过渡期有关。常见症状包括失眠加重、情绪烦躁、坐立不安等生理反应,通常1-2周后逐渐缓解。此时可配合心理疏导,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酒精等刺激性物质。
少数患者可能存在双相情感障碍误诊情况,抗抑郁药物可能诱发躁狂发作。若出现思维奔逸、过度兴奋、睡眠需求减少等表现,需立即就医重新评估诊断。遗传易感性体质或既往有情绪不稳定史者更需警惕此类风险。药物代谢异常者也可能因血药浓度过高导致不良反应加剧,需通过基因检测或血药浓度监测指导用药。
建议记录每日情绪变化和躯体症状,避免自行调整药量。治疗期间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色氨酸的鸡蛋、香蕉等食物。若出现自伤念头或症状持续恶化超过72小时,须立即联系主治医生或前往急诊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