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有什么特点

关键词: #关节
关键词: #关节
肩关节脱位的特点是关节盂与肱骨头脱离正常位置,主要表现为肩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方肩畸形及弹性固定。肩关节脱位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下脱位等类型,其中前脱位最为常见。
肩关节脱位时,关节囊和周围韧带被撕裂,导致突发性剧烈疼痛。疼痛多集中于肩部前侧,可能放射至手臂或颈部。患者常因疼痛无法移动患肢,需用健侧手托住患侧前臂以减轻牵拉痛。疼痛程度与脱位方向及是否合并骨折有关,需通过X线检查明确损伤范围。
脱位后肩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均受限,患者无法完成上举、外展或旋转动作。尝试活动时可能出现关节弹响或卡顿感,这与肱骨头卡压在异常位置有关。检查时可发现Dugas征阳性(患侧手掌无法搭到对侧肩部,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此为诊断脱位的特征性体征。
肱骨头移位后,肩部失去正常圆形轮廓,表现为肩峰下方凹陷的方肩畸形。前脱位时可在腋窝或锁骨下触及隆起的肱骨头,后脱位则表现为肩胛冈后方饱满。该体征需与肩袖撕裂导致的肌萎缩相鉴别,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脱位关节处于异常位置时,周围肌肉痉挛会将肱骨头固定在脱位状态,表现为被动活动时的弹性抵抗感。轻微外展患肢时可能感到弹簧样回弹,这是关节囊和韧带张力改变所致。复位后弹性固定现象立即消失,若持续存在需警惕合并关节盂唇损伤或骨折。
约30%-50%的脱位合并关节盂唇撕裂(Bankart损伤)或肱骨头压缩性骨折(Hill-Sachs损伤)。反复脱位者可能出现肩关节不稳定,表现为日常活动中易发生半脱位。部分患者伴有腋神经损伤,导致三角肌区域感觉减退或外展无力,需进行肌电图检查评估。
发生肩关节脱位后应立即停止活动,用三角巾悬吊固定患肢,冰敷缓解肿胀疼痛。禁止自行尝试复位,避免加重血管神经损伤。就医后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手法复位或手术修复,复位后需制动3-4周。康复期应循序渐进进行肩周肌力训练,降低复发概率。日常注意避免上肢过度外展外旋动作,运动前做好肩部热身,必要时佩戴护具保护关节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