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尿出血是怎么回事

泌尿外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22次浏览

关键词: #憋尿 #出血

憋尿出血可能与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膀胱炎、尿道损伤、泌尿系统肿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排石治疗、止血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尿路感染

憋尿后出血常见于细菌性尿路感染,可能与饮水不足、会阴清洁不当等因素相关,典型表现为尿频尿急伴血尿。确诊需进行尿常规检查,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

2、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在憋尿时移动可能划伤黏膜,导致突发性血尿并伴随腰部绞痛。超声检查可明确结石位置,较小结石可服用排石颗粒配合多饮水,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避免长期高草酸饮食是预防关键。

3、膀胱炎

憋尿易诱发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尤其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可能出现镜下血尿。症状包括下腹坠胀感和排尿终末血尿加重,膀胱镜检查可确诊。治疗选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热淋清颗粒,同时需定时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4、尿道损伤

外力撞击或导尿操作可能导致尿道黏膜破损,憋尿时尿液冲刷创面引发血尿。常伴随排尿刺痛感,尿道造影可明确损伤程度。轻度损伤可通过多饮水自愈,严重裂伤需尿道吻合术。术后需留置导尿管2周。

5、泌尿系统肿瘤

膀胱癌或肾盂癌早期可表现为无痛性血尿,憋尿时肿瘤表面血管破裂可能加重出血。CT尿路成像能发现占位病变,确诊需病理活检。根据分期选择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需定期膀胱灌注化疗。

出现憋尿后血尿应记录血尿颜色变化与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建议采集晨起第一次尿液送检,检查前24小时禁食动物内脏以免干扰隐血试验结果。长期久坐工作者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每日饮水均匀分配在白天时段,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减少夜尿。若血尿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块需急诊处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