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患者的护理

关键词: #护理
关键词: #护理
食管裂孔疝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腹压增高、规律用药、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食管裂孔疝通常由膈肌食管裂孔松弛、腹腔压力增高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反酸、胸骨后疼痛等症状。
食管裂孔疝患者需少食多餐,每餐进食量控制在七分饱,避免胃内压力过高诱发疝囊脱出。食物以低脂、低糖、高蛋白为主,如鸡蛋羹、清蒸鱼等,减少辛辣刺激及酸性食物摄入。进食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以上,睡前3小时禁食,夜间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5厘米,利用重力减少胃内容物反流。
肥胖会导致腹腔压力持续增高,加重食管裂孔疝症状。建议通过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方式,配合低热量饮食缓慢减重。体重指数应控制在18.5-23.9之间,避免短期内快速减重导致营养不良。日常可穿宽松衣物,避免使用过紧的腰带或束腹带。
患者需纠正慢性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诱因。咳嗽时可双手按压上腹部减轻冲击力,便秘时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或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禁止搬运重物、剧烈跳跃或做仰卧起坐等运动,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必要时使用开塞露辅助。
遵医嘱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分泌,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出现反流性食管炎时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药物需餐前30分钟服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定期复查胃镜评估疗效。
无症状患者每年需进行1次胃镜检查,有Barrett食管等并发症者每6个月复查。出现吞咽困难、呕血、消瘦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术后患者需按医嘱复查上消化道造影,观察疝囊复位情况。日常记录反流发作频率和诱因,复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食管裂孔疝患者应戒烟限酒,酒精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刺激胃酸分泌。保持情绪稳定,焦虑紧张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加重反流症状。可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膈肌力量,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缓慢收缩腹部肌肉,每日练习2次,每次10分钟。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引发剧烈咳嗽。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减少血管硬化对膈肌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