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海水不能直接饮用,主要因其高盐浓度会导致人体脱水并引发电解质紊乱。海水平均含盐量约3.5%,远超人体肾脏排泄能力。
海水中的氯化钠浓度约为人体血浆的4倍。饮用后,体内渗透压失衡,细胞水分会反向渗透到血液中以稀释盐分,造成细胞脱水。同时,肾脏需大量水分排出多余盐分,每排出1克盐需消耗约100毫升体液,最终导致越喝越渴。长期饮用可能引发高钠血症,表现为头痛、嗜睡甚至抽搐。胃肠黏膜受高渗刺激还会出现呕吐腹泻,加速水分流失。
紧急情况下若误饮海水,应立即补充淡水稀释盐分。可收集雨水或通过太阳能蒸馏装置获取淡水,蒸馏法能去除99%以上盐分。海上求生时可利用塑料布制作简易太阳能蒸馏器,蒸发冷凝海水获得可饮用水。日常需确保携带足够淡水,成年人每日最低需水量约500毫升,炎热环境下需增至1-2升。
遇到海难等极端情况时,即使口渴也不可直接饮用海水。可咀嚼水母等海洋生物获取水分,其组织液盐度接近人体体液。注意观察嘴唇干裂、尿量减少等脱水征兆,及时采取补水措施。若出现意识模糊等严重脱水症状,需尽快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