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瘤是什么病变类型

黄色瘤是一种脂质代谢异常导致的皮肤或肌腱病变,主要表现为局部黄色斑块或结节,属于良性病变。黄色瘤可能与高脂血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相关,常见类型有睑黄瘤、结节性黄色瘤、腱黄瘤等。
睑黄瘤是最常见的黄色瘤类型,好发于眼睑内侧,呈现扁平或稍隆起的黄色斑块。睑黄瘤通常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有关,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患者可能伴有高胆固醇血症或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治疗可选择局部涂抹他克莫司软膏、复方甘草酸苷乳膏等药物,严重时可采用激光或手术切除。
结节性黄色瘤表现为皮肤表面突起的黄色结节,多发于肘部、膝盖等关节伸侧。这类黄色瘤常与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可能提示存在家族性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结节性黄色瘤可能伴随胰腺炎风险增加,需积极控制血脂。治疗包括口服非诺贝特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必要时行手术切除。
腱黄瘤发生在肌腱部位,常见于跟腱和手指伸肌腱,表现为肌腱增厚伴黄色沉积。腱黄瘤多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相关,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体征。患者常伴有早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治疗需长期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依折麦布片等降胆固醇药物,配合低脂饮食控制。
发疹性黄色瘤表现为全身多发的黄色小丘疹,常突然出现于躯干和四肢。这类黄色瘤与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相关,可能继发于糖尿病控制不佳或酗酒。发疹性黄色瘤患者需警惕急性胰腺炎风险。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原发病,可使用非诺贝特胶囊、ω-3脂肪酸乙酯软胶囊等药物调节血脂。
扁平黄色瘤表现为大面积的黄色斑块,好发于手掌皱褶处。这类病变常见于胆汁淤积性疾病患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扁平黄色瘤可能伴有皮肤瘙痒和黄疸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肝病,可选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消胆胺散等药物,同时加强皮肤保湿护理。
黄色瘤患者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坚持低脂、低糖饮食,适当增加有氧运动。建议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多食用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吸烟者应戒烟,饮酒者需控制酒精摄入。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规律服药并定期复查,皮肤病变部位避免搔抓和摩擦。出现新的皮肤病变或原有病变增大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