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了屁股后面的骨头很疼怎么办

摔倒后尾骨疼痛可通过休息制动、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尾骨疼痛通常由软组织挫伤、尾骨骨折、尾骨脱位、骶尾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避免久坐或剧烈运动,使用环形坐垫分散压力。建议采取侧卧姿势睡眠,减少尾骨受压。日常活动时可佩戴腰骶部护具提供支撑,但每日佩戴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以免肌肉萎缩。
受伤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使用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防冻伤。48小时后改为热敷,可用40℃左右热毛巾或暖水袋促进血液循环。注意皮肤感觉异常者需谨慎控制温度。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可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酮洛芬凝胶。伴有肌肉痉挛者可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症状。
伤后1周可进行超声波治疗促进组织修复,或采用红外线照射改善局部代谢。恢复期通过骨盆稳定性训练增强核心肌群力量,但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二次损伤。
持续3个月以上顽固性疼痛且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能需行尾骨部分切除术。术前需通过X线及MRI明确是否存在尾骨畸形愈合或异常骨赘增生,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盆底功能。
日常应避免骑行、滑冰等可能造成尾骨二次受伤的活动,座椅可加装记忆棉垫缓解压力。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每日进行适度的盆底肌收缩练习。若出现排便障碍、下肢放射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警惕马尾神经损伤或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恢复期间建议使用蹲厕替代坐厕,如厕时可在脚下放置矮凳保持膝关节高于髋关节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