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倒了屁股疼怎么办

摔倒了屁股疼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摔倒后臀部疼痛通常由软组织挫伤、肌肉拉伤、尾骨损伤、髋关节损伤、腰椎损伤等原因引起。
摔倒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加重损伤。臀部疼痛时建议卧床休息1-3天,减少坐立时间。坐姿时可使用环形坐垫减轻尾骨压力。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存在骨折等严重损伤。
急性期48小时内可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热敷温度不宜超过40℃,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皮肤感觉异常或破损时禁用冷热敷。
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云南白药气雾剂等外用药物。这些药物能缓解局部炎症和疼痛,使用前需清洁皮肤,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皮肤破损或过敏体质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镇痛药物。胃肠道疾病患者应选择对胃肠刺激较小的药物,如塞来昔布胶囊。用药期间避免饮酒,长期服用需监测肝肾功能。儿童、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前需咨询医师。
恢复期可采用超短波治疗、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促进组织修复。症状缓解后可进行臀部肌肉拉伸和强化训练,如桥式运动、侧卧抬腿等,每日2-3组,每组10-15次。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出现疼痛加剧需立即停止。高龄或骨质疏松患者训练时需有人保护。
摔倒后应注意观察疼痛变化,轻微疼痛通常1-2周内逐渐缓解。期间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等。避免久坐久站,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可能提示骨折或神经损伤,需立即就医进行X线或核磁共振检查。老年人摔倒后即使疼痛不显著也建议就医评估,排除骨质疏松性骨折等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