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围产期保健什么意思呀

产科围产期保健是指围绕分娩前后特定时期(妊娠28周至产后1周)对孕产妇及胎儿提供的系统性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妊娠28周后需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包括测量宫高腹围、胎心监护、超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通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等专项检测,早期识别高危妊娠因素。建立孕产妇健康档案,动态追踪血压、体重、尿蛋白等关键指标变化。
根据孕晚期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重点补充铁剂预防贫血,控制钠盐摄入防范妊娠高血压。针对双胎妊娠、胎儿生长受限等特殊情况,需调整蛋白质与热量摄入比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营养补充剂。
孕36周起开展分娩方式评估,通过骨盆测量、胎儿估重等确定适宜分娩方案。指导孕妇掌握胎动计数方法,培训拉玛泽呼吸法等镇痛技巧。完善输血前检查、新生儿复苏设备等应急预案,对前置胎盘、胎位异常等风险制定针对性处理流程。
分娩后24小时内密切监测产后出血量,实施会阴伤口护理与母乳喂养指导。开展新生儿疫苗接种、疾病筛查及胆红素检测。评估产妇心理状态,对产褥感染、乳腺炎等并发症进行预防性用药,提供产后康复训练方案。
针对高龄产妇、妊娠合并心脏病等高风险人群,组织多学科会诊制定监护计划。对于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等急症,建立快速反应团队实施紧急剖宫产。产后延续服务包括避孕指导、盆底肌修复及慢性病转诊管理。
围产期保健需贯穿孕晚期至产褥早期全过程,建议孕妇按时参加规范产检,掌握自我监测技能,出现阴道流血、胎动异常等情况立即就医。保持适度运动与均衡饮食,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家属应协助营造舒适休养环境,共同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