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肝癌肝硬化

肝纤维化、肝癌、肝硬化是三种不同的肝脏疾病,按疾病进展程度排序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肝纤维化是肝脏组织损伤后的修复反应,肝硬化是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肝癌则可能由肝硬化恶变引起。建议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明确诊断。
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慢性损伤后,肝星状细胞活化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导致肝脏组织结构异常改变的过程。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早期肝纤维化可通过血清学检查如肝纤维化四项、肝脏弹性成像等无创评估。治疗上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如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片治疗乙肝,同时可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抗纤维化药物。
肝硬化是肝纤维化进展至晚期的病理改变,表现为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患者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水等并发症。诊断需结合肝功能检查、腹部超声、胃镜等评估。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如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抗病毒,并发症处理如呋塞米片利尿消肿,严重者需考虑肝移植。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肝硬化是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消瘦、黄疸等。甲胎蛋白检测、增强CT或MRI有助于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靶向药物如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也可选择。早期发现的小肝癌五年生存率较高。
肝脏疾病患者需严格戒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限制高脂饮食。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肝硬化患者需定期胃镜检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出现腹胀、下肢水肿、呕血等表现应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肝功能,但需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