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会导致肝硬化吗

关键词: #肝硬化
关键词: #肝硬化
血吸虫感染后,虫卵随血流进入肝脏门静脉系统,沉积在肝内小血管中。虫卵释放的抗原物质会激活免疫系统,引发肉芽肿性炎症反应。长期反复感染可导致肝内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形成门静脉周围纤维化。这种病理改变会阻碍门静脉血流,增加血管阻力,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肝区疼痛、腹水、脾肿大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并非所有血吸虫感染者都会进展为肝硬化。感染程度轻、治疗及时的患者,肝脏损伤可能停留在纤维化阶段。儿童期感染未得到控制、反复接触疫水导致再感染的人群,肝硬化风险显著增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饮酒等因素会加速肝病进展。
预防血吸虫病性肝硬化的关键是避免接触疫水、彻底杀虫治疗。确诊后应遵医嘱使用吡喹酮片等驱虫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出现肝硬化表现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食物,监测食管静脉曲张情况。疫区居民应做好个人防护,接触河水后及时进行血清学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