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血管堵塞的症状有哪些

肠系膜血管堵塞的症状主要有腹痛、恶心呕吐、腹胀、便血和休克。肠系膜血管堵塞通常由动脉栓塞、动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低血流状态或血管炎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肠缺血、肠坏死等严重后果。
腹痛是肠系膜血管堵塞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腹痛初期为阵发性绞痛,随着病情进展可能转为持续性疼痛。腹痛程度与血管堵塞范围和缺血程度相关,严重缺血时疼痛可能减轻,但此时往往提示肠壁已发生坏死。
恶心呕吐在肠系膜血管堵塞中较为常见,多与肠道缺血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呕吐物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可能含有胆汁或血性液体。部分患者呕吐后腹痛可暂时缓解,但很快再次加重,这种症状变化对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
腹胀多出现在肠系膜血管堵塞的中晚期,与肠麻痹和肠壁水肿有关。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导致肠内容物积聚。腹部触诊可发现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出现腹膜刺激征。
便血是肠系膜血管堵塞的晚期表现,提示肠道黏膜已发生缺血坏死。便血可为暗红色血便或柏油样便,出血量与坏死肠段范围相关。部分患者可能先出现腹泻,随后转为血便,这种症状演变过程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休克是肠系膜血管堵塞最严重的并发症,多由大面积肠坏死导致感染性休克或失血性休克引起。患者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四肢湿冷、意识模糊等。休克的出现提示病情危重,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肠系膜血管堵塞是急危重症,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应注意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避免长时间卧床,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应保持清淡,避免高脂饮食,戒烟限酒。有心血管疾病史者应定期体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降低血管堵塞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