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分型简要说明

腰椎间盘突出可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垂游离型和许莫氏结节型四类,具体分型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认。
纤维环外层完整但整体向外膨隆,髓核未突破纤维环。常见于早期退变,表现为腰部酸胀,久坐后加重。可通过腰椎牵引、微波理疗等保守治疗改善,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炎症。
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从裂隙中局限性突出。典型症状为单侧下肢放射痛,咳嗽时加重。需避免弯腰负重,可尝试麦肯基疗法,必要时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临床常用甲钴胺片、乙哌立松片等神经营养药物辅助治疗。
髓核完全突破纤维环并脱离原部位,可能压迫马尾神经。突发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紧急手术,如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术前需完善腰椎三维重建检查,术后配合康复训练预防神经粘连。
髓核经终板裂隙突入椎体松质骨,多见于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X线可见椎体内新月形透亮区,通常选择椎体成形术治疗。日常需加强钙质补充,预防椎体进一步塌陷。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保持标准体重,睡眠选择硬板床,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急性期可尝试俯卧位腹部垫枕缓解压力,恢复期推荐游泳、吊单杠等低冲击运动。出现下肢麻木或肌力下降时须及时复查MRI,根据最新分型调整治疗方案。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促进纤维环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