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后膝盖肿胀怎么消除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股骨骨折后膝盖肿胀可通过抬高患肢、冰敷、加压包扎、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股骨骨折可能导致局部血管损伤、炎症反应或关节积液,进而引发肿胀。
将患肢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可在小腿下方垫软枕,保持膝关节轻度屈曲15-20度。每日持续抬高12-16小时,夜间睡眠时仍需保持体位。注意避免腘窝受压,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期48小时内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冷敷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缓解疼痛肿胀。禁止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避免冻伤。骨折两周后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采用弹性绷带自足背向大腿方向螺旋式缠绕,压力需均匀适度。包扎后观察足趾颜色和温度,防止过紧影响血供。每日拆除检查皮肤情况,出现麻木或刺痛感需立即松解。可与支具固定配合使用。
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消除无菌性炎症,地奥司明片改善淋巴回流,七叶皂苷钠片减轻组织水肿。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若出现皮肤发红发热,可能需联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
骨折稳定后开始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逐渐增加直腿抬高训练。使用CPM机辅助膝关节被动活动,角度从30度开始每日递增5度。水中步行训练可借助浮力减轻负重,6周后尝试拄拐部分负重。
肿胀持续加重或伴随皮肤青紫需排查血管损伤,突发高热提示感染可能。恢复期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补充500毫升牛奶或等量豆浆。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进度,完全负重前需经医生评估关节稳定性。避免过早进行深蹲、爬楼梯等动作,防止内固定物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