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部软组织损伤表现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腰骶部软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肌肉痉挛等症状。腰骶部软组织损伤通常由急性外伤、慢性劳损、姿势不良、受凉受潮、炎症反应等因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理疗、功能锻炼等方式缓解。
腰骶部软组织损伤最常见的表现是局部持续性钝痛或锐痛,在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减轻。疼痛可能向臀部或大腿后侧放射,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轻者仅表现为酸胀不适,重者可影响日常活动。急性期疼痛较为剧烈,慢性期多为隐痛。局部按压时可出现明显压痛,痛点固定且局限。
由于疼痛和保护性肌痉挛,患者常出现腰部活动范围减小。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等动作均可能受限,严重时甚至无法完成简单的弯腰动作。部分患者起床、翻身困难,需要用手支撑才能改变体位。长期活动受限可能导致腰背肌群废用性萎缩,进一步加重功能障碍。
损伤后可出现腰骶部肌肉反射性痉挛,表现为肌肉紧张、僵硬,触摸时有条索感或硬结。痉挛肌肉以竖脊肌、腰方肌等多裂肌群为主,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肌肉痉挛既是保护性反应,也是疼痛持续的重要原因。严重痉挛可导致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出现代偿性脊柱侧弯。
急性损伤后可能出现局部软组织肿胀,表现为腰骶部增厚、皮温升高。肿胀程度与损伤范围和血管破裂情况有关,轻微损伤可能仅表现为组织水肿,严重者可出现皮下淤血。慢性损伤通常无明显肿胀,但可触及纤维化结节或条索状物。肿胀多在1-2周内逐渐消退。
腰骶部软组织损伤可导致日常活动能力下降,如久坐、久站、行走、提重物等活动受限。患者常采取保护性姿势,如用手扶腰、避免腰部发力等。长期功能障碍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需要卧床休息。功能障碍程度与损伤部位、范围和个体代偿能力有关。
腰骶部软组织损伤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久坐久站和提重物,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可进行适度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小燕飞等动作,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腰部保暖,可使用热水袋热敷。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等疾病。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超短波、中频电疗等物理治疗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