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表现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晨僵、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以及全身症状如疲劳和低热。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因素、免疫紊乱以及内分泌异常等原因引起,通常需要药物治疗结合生活方式调整。
晨僵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典型表现,患者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感明显,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活动后逐渐缓解。晨僵可能与夜间关节液积聚、炎症介质释放有关。患者可通过热敷、轻柔按摩或温水浸泡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或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
关节肿胀疼痛多呈对称性分布,常见于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腕关节。关节腔内滑膜增生和炎性渗出导致肿胀,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患者应避免关节过度负重,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控制炎症,必要时行关节腔穿刺抽液或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关节畸形是疾病晚期的表现,包括天鹅颈畸形、纽扣花样畸形和尺侧偏斜等。长期滑膜炎导致关节软骨和骨破坏,韧带松弛和肌腱失衡引发畸形。早期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来氟米特片、艾拉莫德片可延缓进展,严重畸形需行滑膜切除术、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治疗。
活动受限与关节疼痛、肿胀和结构破坏有关,表现为握力下降、行走困难等。患者应在疼痛可耐受范围内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如手指屈伸、腕关节旋转等,避免关节制动。物理治疗如超声波、蜡疗有助于改善活动度,药物治疗可选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联合羟氯喹片控制病情。
全身症状包括疲劳、低热、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与炎症因子全身释放有关。部分患者出现类风湿结节、肺间质病变等关节外表现。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和营养摄入,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可用于控制全身炎症反应。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寒冷潮湿环境,每日进行适度关节活动如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饮食宜清淡,适量增加鱼类、橄榄油等抗炎食物,限制高嘌呤饮食。定期复诊评估病情,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加重或新发关节外症状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