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一到晚上就疼怎么办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骨折一到晚上就疼可通过热敷、调整体位、药物镇痛、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骨折后夜间疼痛可能与局部炎症反应、体位压迫、肌肉痉挛、骨痂生长、焦虑情绪等因素有关。
使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于疼痛部位10-15分钟,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性物质堆积导致的胀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开放性伤口或肿胀明显时禁用。热敷后配合轻柔按摩效果更佳,但需避开骨折固定部位。
采用枕头垫高患肢保持功能位,下肢骨折者可仰卧时膝下垫软枕,上肢骨折用三角巾悬吊。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避免局部持续受压。夜间翻身时需托住骨折两端保护对位,必要时使用医用护具辅助固定。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炎症性疼痛。中重度疼痛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但需警惕成瘾性。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患处周边皮肤,能减少口服药物用量。
骨折稳定后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超声波治疗,通过机械振动促进组织修复。超短波疗法能深部透热消炎,适用于肌肉痉挛导致的牵涉痛。治疗频次为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需避开金属内固定物。
夜间安静环境会放大疼痛感知,可通过听轻音乐、正念呼吸训练转移注意力。家属应给予情感支持,避免患者因疼痛产生恐惧情绪。持续剧痛伴失眠时,需考虑合并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可能。
骨折患者夜间宜保持卧室温度22-24℃,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减少起夜。饮食增加牛奶、豆腐等钙质食物,配合维生素D3滴剂促进骨愈合。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患肢麻木需立即复查X线,排除固定物移位或延迟愈合。康复期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避免肌肉萎缩影响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