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半脱位怎么治疗

肩半脱位可通过手法复位、支具固定、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肩半脱位通常由外伤、关节囊松弛、肌肉萎缩、韧带松弛、先天性关节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
手法复位是肩半脱位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急性期脱位或轻度脱位。医生会通过专业手法将肱骨头重新纳入关节盂,过程中可能伴随轻微疼痛。复位后需立即检查患肢活动度与神经功能,确认无血管神经损伤。复位后建议避免患肢负重,防止再次脱位。
复位后需使用肩关节支具或吊带固定2-4周,保持肩关节内旋位以促进关节囊修复。固定期间需定期调整松紧度,避免皮肤压疮或血液循环障碍。可配合冷敷缓解肿胀,但禁止自行拆除支具。老年患者需注意预防固定期间的肌肉萎缩。
拆除支具后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包括被动关节活动、等长收缩练习、抗阻训练等。物理治疗可指导使用超声波或电刺激促进组织修复。训练需强化肩袖肌群与三角肌,改善关节稳定性。慢性脱位患者需长期坚持锻炼以降低复发概率。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肿胀。若伴随肌肉痉挛可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松弛肌肉。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不可替代复位与康复训练。长期疼痛者需排查是否存在肩袖损伤等并发症。
反复脱位或合并骨折、韧带撕裂者需行关节镜手术,常见术式包括Bankart修复术、肩胛盂骨块移植术等。术后需严格制动6-8周,逐步进行康复训练。手术可显著降低复发率,但可能存在关节活动受限等风险,需由医生评估适应症。
肩半脱位患者日常应避免提重物及过度外展动作,睡眠时用枕头支撑患肢。康复期可适量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如牛奶、西蓝花等食物。若出现夜间持续性疼痛或关节弹响需及时复诊,防止发展为习惯性脱位。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关节稳定性,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