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肉的作用与功效

养生饮食编辑 医心科普
0次浏览

鹅肉具有补虚益气、暖胃生津、增强免疫力等功效。鹅肉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B族维生素、铁、锌等营养素,适合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的人群食用。

1、补虚益气

鹅肉性平味甘,归脾肺经,传统医学认为其具有益气补虚的作用。对于产后体虚、手术恢复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导致的乏力消瘦,适量食用鹅肉有助于改善气血两虚状态。鹅肉中的血红素铁含量较高,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缓解贫血相关症状。

2、调节胃肠功能

鹅肉蛋白质结构松散易于消化吸收,脂肪熔点较低且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胃肠黏膜刺激较小。胃寒患者食用可缓解胃脘冷痛,胃酸分泌不足者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但急性胃肠炎发作期应避免食用高脂鹅肉。

3、增强免疫力

每100克鹅肉含蛋白质17.9克,其中免疫球蛋白含量较高,配合丰富的锌元素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维生素A和硒元素协同作用能增强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降低季节性呼吸道感染概率。

4、保护心血管

鹅肉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超过50%,亚油酸含量达12.8%,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烟酸含量是鸡肉的3倍,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但合并痛风者需控制摄入量,每百克鹅肉嘌呤含量达165毫克。

5、促进伤口愈合

鹅肉所含的锌元素参与胶原蛋白合成,维生素B2促进细胞再生,优质蛋白为组织修复提供原料。术后恢复期适量食用可加速创面愈合,但伴有发热感染时应暂停进食。

建议选择饲养周期6个月以上的散养鹅,肉质更紧实且营养素积累更充分。烹饪时优先采用炖煮方式,避免高温油炸破坏不饱和脂肪酸。搭配山药、枸杞等食材可增强补益效果,但发热患者、湿热体质及高尿酸血症人群应控制食用量。日常食用每周不超过3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50克以内为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