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一椎体楔形变是什么意思

腰一椎体楔形变是指第一腰椎椎体因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或外伤等原因导致椎体前缘高度降低,呈现前窄后宽的楔形结构改变。
腰一椎体楔形变多由骨质疏松引起,常见于中老年群体,椎体骨量减少导致承重能力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压缩骨折。患者可能出现腰背部持续性钝痛,活动时疼痛加剧,卧床休息可缓解,部分患者伴有身高缩短或驼背畸形。影像学检查可见椎体前部高度丢失,骨小梁结构紊乱。治疗需卧床制动,佩戴支具保护,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骨化三醇软胶囊等。
外伤性楔形变多由高处坠落、车祸等垂直暴力导致,椎体瞬间受压变形,常伴随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严重者可损伤脊髓神经。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通过腰椎MRI评估脊髓损伤情况,必要时行椎体成形术或内固定手术。长期存在楔形变可能引发脊柱力学失衡,加速邻近椎体退变,形成进行性脊柱后凸。
腰一椎体楔形变患者应避免负重及剧烈运动,日常加强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定期监测骨密度。若出现进行性疼痛加重或下肢麻木无力,需及时就医排除神经压迫。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动作,以增强脊柱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