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心律失常的分类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0次浏览

心律失常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传导异常性心律失常、早搏性心律失常和遗传性心律失常五大类。

1、快速性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等。这类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率超过100次/分,可能由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引起。患者常有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2、缓慢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这类心律失常表现为心率低于60次/分,可能由窦房结功能减退、心肌炎、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导致。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黑朦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晕厥。

3、传导异常性心律失常

传导异常性心律失常主要指各种心脏传导阻滞,包括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束支传导阻滞等。这类心律失常多由心肌纤维化、心肌缺血、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阿-斯综合征。

4、早搏性心律失常

早搏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这类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脏提前出现异位搏动,可能由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吸烟饮酒等因素诱发,也可能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患者常有心悸、心跳漏跳感等症状,多数预后良好。

5、遗传性心律失常

遗传性心律失常包括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和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等。这类心律失常具有家族聚集性,由基因突变导致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引起。患者可能在运动、情绪激动时突发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

心律失常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饮食上注意低盐低脂,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心率变化,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