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拉伤和肌肉拉伤区别

骨科编辑 医普小新
19次浏览

关键词: #肌肉

筋拉伤一般指韧带损伤,肌肉拉伤则是肌纤维撕裂,两者在解剖结构、症状表现及恢复周期上存在差异。主要区别包括损伤组织类型、疼痛特点、肿胀程度及康复方式。

1、损伤组织不同

韧带是连接骨与骨的致密结缔组织,损伤多发生在关节周围,如踝关节扭伤常伴随外侧韧带撕裂。肌肉拉伤涉及肌腹或肌腱部分,常见于运动时肌肉过度收缩或拉伸,如股四头肌拉伤。韧带损伤可能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而肌肉拉伤主要影响运动功能。

2、疼痛特征差异

韧带损伤表现为关节局部锐痛,活动时加剧且伴关节松动感,如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会出现抽屉试验阳性。肌肉拉伤多为钝痛或撕裂感,主动收缩时疼痛明显,如腘绳肌拉伤在屈膝抗阻时痛感显著。韧带损伤压痛点多在骨附着处,肌肉拉伤压痛沿肌腹分布。

3、肿胀程度对比

韧带损伤因血管丰富易形成血肿,如踝关节扭伤后48小时内出现青紫肿胀。肌肉拉伤肿胀相对局限,严重时可触及肌肉缺损,如跟腱断裂会出现汤普森征阳性。韧带损伤肿胀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持续2-3周,肌肉拉伤肿胀多在1-2周消退。

4、康复方式区别

韧带损伤需关节制动配合支具保护,如ACL损伤需佩戴铰链式护膝。肌肉拉伤早期需冷敷加压,后期通过渐进式拉伸恢复弹性,如腘绳肌拉伤需进行离心训练。韧带完全断裂可能需手术重建,肌肉Ⅲ度撕裂需缝合修复。

5、恢复周期差异

轻度韧带损伤需4-6周恢复,如踝关节Ⅰ度扭伤。肌肉拉伤Ⅰ度恢复约1-2周,如腓肠肌拉伤。严重韧带损伤如Ⅲ度ACL撕裂术后康复需6-12个月,肌肉完全断裂缝合后需3-6个月功能训练。

急性期均需遵循PRICE原则处理,48小时后可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韧带损伤康复期应加强本体感觉训练,如平衡垫练习。肌肉拉伤恢复期要避免过早负重,可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建议损伤后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通过超声或MRI鉴别损伤程度,遵医嘱进行阶梯式康复治疗。日常运动前充分热身,加强核心肌群力量训练有助于预防拉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