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肩袖损伤恢复训练

骨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0次浏览

关键词: #肩膀

肩袖损伤恢复训练主要包括被动活动训练、主动辅助训练、力量训练、功能性训练和姿势调整训练。肩袖损伤可能与外伤、慢性劳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被动活动训练

被动活动训练适用于肩袖损伤早期,主要通过他人辅助或器械帮助完成肩关节活动。常用方法包括钟摆运动、滑轮牵引等,可缓解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训练时应避免引起明显疼痛,每天可重复进行3-4组,每组10-15次。

2、主动辅助训练

主动辅助训练是恢复中期的重要过渡阶段,借助弹力带、滑轮等器械辅助完成动作。常见训练包括肩关节屈伸、外展内收等,能增强肌肉协调性。训练强度应循序渐进,从无阻力开始逐步增加,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3、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主要针对肩袖肌群进行针对性强化,包括内旋、外旋等抗阻练习。可使用哑铃、弹力带等器械,重点锻炼冈上肌、冈下肌等肌肉。训练时要注意控制动作幅度,避免代偿性动作,每周进行2-3次,每次选择3-4个动作。

4、功能性训练

功能性训练模拟日常生活动作,如举物、推拉等,帮助恢复肩关节实用功能。可通过投掷、推墙等动作练习,增强肩关节稳定性。训练时应注重动作质量而非数量,每个动作重复8-12次为一组,完成2-3组。

5、姿势调整训练

姿势调整训练着重纠正不良体态,如圆肩、驼背等可能加重肩袖损伤的问题。通过胸椎伸展、肩胛稳定等练习改善姿势,配合呼吸训练效果更佳。建议每天进行10-15分钟姿势训练,长期坚持有助于预防复发。

肩袖损伤恢复训练需根据损伤程度和恢复阶段制定个性化方案。训练过程中应避免引起剧烈疼痛,如出现持续不适需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D,有助于组织修复。恢复后期可结合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但应避免过度使用患侧肩关节。睡眠时建议采用健侧卧位,避免压迫患处影响恢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