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扭伤后遗症是什么

关键词: #后遗症
关键词: #后遗症
踝部扭伤后遗症主要包括慢性疼痛、关节不稳、反复肿胀和创伤性关节炎等。踝部扭伤后遗症可能由韧带松弛、软骨损伤、肌腱炎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活动受限、局部压痛、关节僵硬等症状。
踝部扭伤后慢性疼痛可能与韧带愈合不良或神经敏感化有关。长期未愈合的韧带损伤会导致关节稳定性下降,轻微活动即可诱发疼痛。患者可能出现行走时隐痛、夜间酸痛等症状。治疗需结合超声波理疗或局部封闭注射,药物可选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康复训练应重点加强踝周肌肉力量。
关节不稳常因外侧副韧带撕裂后未完全修复导致。患者在走不平路面时易出现踝关节失控感,可能伴随突发性内翻扭伤。动态稳定性测试可发现距骨前移增加。治疗需佩戴踝关节支具,严重者需进行韧带重建手术。药物可用氨基葡萄糖胶囊、硫酸软骨素片帮助软骨修复。
反复肿胀多因淋巴回流障碍或滑膜炎症引起。扭伤后静脉瓣功能受损会导致体液蓄积,表现为晨轻暮重的踝周水肿。压力袜治疗配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可改善循环,药物可选七叶皂苷钠片、迈之灵片等静脉活性剂。需排除深静脉血栓等严重病因。
创伤性关节炎是软骨损伤后的继发改变,常见于距骨穹窿部损伤。患者会出现负重时剧痛、关节摩擦感,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可缓解症状,晚期需考虑踝关节融合术。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醋瑞因胶囊。
活动受限源于关节囊挛缩或瘢痕粘连。长期制动会导致踝背屈角度丧失,影响下蹲和爬楼功能。治疗需进行关节松动术配合牵拉训练,物理治疗采用蜡疗或冲击波。药物可用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痉挛,配合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踝部扭伤后应尽早进行规范康复治疗,避免长期制动导致肌肉萎缩。急性期过后可逐步开展踝泵运动、平衡垫训练等康复练习,穿戴护踝保护3-6个月。日常避免穿高跟鞋或软底鞋,运动前充分热身并加强腓骨肌群力量训练。若后遗症持续超过3个月,建议进行MRI检查评估韧带和软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