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扭伤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踝扭伤的症状和体征主要有局部疼痛、肿胀、皮下淤血、活动受限以及关节不稳。踝扭伤通常由韧带过度拉伸或撕裂引起,可能伴随关节功能障碍。
踝扭伤后立即出现疼痛,疼痛程度与损伤严重性相关。轻度扭伤可能仅表现为活动时隐痛,重度扭伤可能出现持续性锐痛。疼痛多集中在踝关节外侧,按压腓骨远端时疼痛加剧。疼痛可能与韧带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有关,患者常因疼痛拒绝负重行走。
损伤后数小时内出现进行性肿胀,24-48小时达到高峰。肿胀范围可局限在踝关节周围,也可能蔓延至足背。肿胀程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呈正比,严重扭伤可能出现明显隆起。肿胀由局部毛细血管破裂、组织液渗出及炎症反应共同导致,可能压迫神经末梢加重疼痛。
损伤后24-72小时出现皮肤青紫,初期呈点状出血,后期融合成片。淤血范围可向下扩散至足底,向上延伸至小腿下端。淤血颜色随时间由红紫色渐变为黄绿色,提示血红蛋白分解过程。皮下淤血程度反映软组织损伤范围,广泛淤血提示可能存在韧带完全断裂。
踝关节主动背屈和跖屈活动度下降,可能伴随关节僵硬感。患者常表现为跛行或无法完成单腿站立。活动受限由疼痛反射性肌肉痉挛、关节囊肿胀及韧带松弛共同导致。严重扭伤可能出现特定方向活动过度,提示韧带功能丧失。
慢性期可能出现反复扭伤史,行走时关节松动感明显。急性期进行前抽屉试验或内翻应力试验可能诱发异常活动。关节不稳提示外侧韧带复合体损伤,可能伴随距骨倾斜角度增大。长期不稳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表现为活动时关节摩擦感。
踝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抬高患肢,采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控制肿胀。急性期可每2-3小时冰敷15-20分钟,但需避免冻伤皮肤。48小时后可尝试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逐步进行踝泵运动预防关节僵硬。建议使用护踝支具保护关节,避免过早负重行走。若肿胀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明显关节不稳,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可能。恢复期可进行平衡训练增强本体感觉,如单腿站立练习应从扶墙开始逐步过渡到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