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肠炎脱水怎么办

病毒性肠炎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静脉补液、调整饮食、补充电解质、使用止泻药物等方式治疗。病毒性肠炎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
口服补液盐Ⅲ是治疗病毒性肠炎脱水的首选方法,能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补液盐需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少量多次饮用。若患儿拒绝饮用,家长可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服。避免使用含糖饮料或果汁替代,可能加重腹泻。
重度脱水或无法口服补液时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补液能快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适用于持续呕吐、意识模糊、尿量显著减少的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皮肤弹性等变化,及时告知医生调整补液方案。
脱水缓解后可进食米汤、稀粥等低渣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面条、馒头等易消化食物。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家长需避免让孩子食用高糖、高脂肪食物,防止加重胃肠负担。
除补液盐外,可适量饮用椰子水或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锌制剂能缩短腹泻病程,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需注意监测患儿尿量和颜色,保持每日尿量在正常范围。
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病毒和毒素,减轻腹泻症状。消旋卡多曲颗粒可减少肠道分泌,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家长不得自行给孩子服用洛哌丁胺等强效止泻药,可能引起肠梗阻。
病毒性肠炎脱水期间应保持充足休息,注意腹部保暖。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帮助重建肠道菌群平衡。密切观察大便性状和次数变化,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医。日常注意手卫生和饮食清洁,避免接触腹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