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积液的危害

肺部积液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感染风险增加、心肺功能受损等危害。肺部积液通常由心力衰竭、肺炎、恶性肿瘤、结核性胸膜炎、低蛋白血症等原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肺部积液会使肺泡和胸腔内液体增多,直接压迫肺组织导致通气功能障碍。轻度积液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随着积液量增加可出现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液体压迫还会影响肺部血液循环,导致血氧交换效率下降,严重时引发低氧血症。长期未处理的积液可能造成肺不张,使部分肺组织丧失功能。
积液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等病原体,增加肺部感染概率。细菌性胸膜炎患者可能出现高热、胸痛伴咳嗽。恶性肿瘤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可能含有癌细胞,存在胸腔种植转移风险。结核性胸膜炎产生的积液若未规范治疗,可能进展为胸膜增厚粘连。大量积液可能压迫纵隔导致循环障碍,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危急情况。
建议出现不明原因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医生可能通过胸部X光、CT或超声定位积液位置和量,必要时进行胸腔穿刺引流和化验。日常需注意监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保持环境空气流通,遵医嘱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适量补充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改善低蛋白血症相关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