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肿了怎么消肿

膝盖肿了可通过冷敷热敷交替、抬高患肢、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消肿。膝盖肿胀通常由外伤、滑膜炎、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48小时内建议冷敷,可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肿胀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有助于收缩血管减轻渗出。48小时后转为热敷,使用40℃左右热毛巾或暖水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消肿。注意皮肤感觉异常者需避免温度过高。
平卧时将患肢垫高超过心脏水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淋巴回流。可配合踝泵运动,即缓慢屈伸踝关节,每小时重复10-15次,能有效减轻下肢静脉淤血。夜间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小腿。
外伤或滑膜炎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痛风急性发作需服用秋水仙碱片抑制炎症反应。感染性关节炎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关节腔积液较多时可考虑关节穿刺抽液并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
超声波治疗通过机械振动促进组织修复,微波治疗能改善局部微循环。体外冲击波适用于慢性肌腱炎引起的肿胀,电磁场治疗对创伤后血肿吸收效果显著。需在康复科医师指导下选择合适方案,通常10-15次为一个疗程。
严重骨关节炎可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半月板撕裂需关节镜下缝合修复。化脓性关节炎需急诊切开引流,术后持续灌洗。晚期关节破坏可能需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所有手术均需严格评估适应证,术后配合系统性康复训练。
膝盖肿胀期间应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减少爬楼梯等负重活动。饮食上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痛风患者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毫升以上。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维护骨骼健康。若肿胀持续超过3天不缓解,或伴随发热、皮肤发红等症状,须及时至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直腿抬高、靠墙静蹲等低强度训练,逐步恢复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