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佝偻病的症状

儿科编辑 医颗葡萄
0次浏览

关键词: #婴儿 #佝偻病

婴儿佝偻病主要表现为颅骨软化、方颅、肋骨串珠、鸡胸、X型腿或O型腿等症状。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的骨骼发育障碍,可能与日照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生长过快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颅骨软化

颅骨软化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症状,多见于3-6个月婴儿。表现为枕骨或顶骨后部按压时有乒乓球样弹性感,可能与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样组织钙化障碍有关。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头部形状变化,避免局部受压,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如星鲨维生素D滴剂、悦而维生素D滴剂等。

2、方颅

方颅指婴儿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形成的方形头颅外观,多见于8-9个月婴儿。可能与长期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缝周围骨样组织堆积有关。家长需注意婴儿头部保护,避免碰撞,遵医嘱使用维生素D制剂配合钙剂如碳酸钙D3颗粒治疗。

3、肋骨串珠

肋骨串珠表现为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呈串珠状突起,触诊可及多个结节。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肋软骨连接处骨样组织堆积形成。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胸廓形态,避免紧束衣物,遵医嘱使用胆维丁乳配合户外日照改善。

4、鸡胸

鸡胸表现为胸骨前凸、肋骨内陷形成的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以上婴幼儿。与长期严重维生素D缺乏导致胸廓骨骼发育异常有关。家长需避免婴儿过早坐立,遵医嘱使用维生素AD胶丸配合康复训练矫正。

5、下肢畸形

下肢畸形包括X型腿或O型腿,多在站立行走后显现。由于骨骼软化承重后弯曲变形所致。家长需控制婴儿站立时间,使用矫形支具,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骨化三醇胶丸配合手术治疗。

预防婴儿佝偻病需保证每日400-800IU维生素D补充,母乳喂养儿出生后2周开始补充。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但避免强光直射,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日晒。辅食添加后多摄入富含钙质食物如奶酪、豆腐等。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发现症状及时干预,避免遗留永久性骨骼畸形。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