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特应性皮炎可通过中药内服、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拔罐疗法、饮食调理等中医方法治疗。特应性皮炎可能与禀赋不耐、风湿热邪、血虚风燥、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
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不同方剂,风湿蕴肤证可用消风散加减,血虚风燥证可用当归饮子加减。常用药物包括防风通圣丸、润燥止痒胶囊、肤痒颗粒等中成药,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内服药需连续服用1-3个月观察疗效,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发物。
急性期渗出可用马齿苋、黄柏煎汤冷湿敷,慢性肥厚皮损可用青黛膏、黄连膏外涂。自制紫草油、甘草油对儿童患者较安全。外用药每日1-2次,使用前需清洁患处,出现灼痛感应立即停用。合并感染时需配合抗菌药膏使用。
选取曲池、血海、三阴交等主穴配合局部围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耳穴可选肺、神门、内分泌等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1疗程。皮肤破损处禁止针刺,糖尿病患者慎用放血疗法。
在背部膀胱经走罐可疏通经络,局部闪罐适用于四肢皮损。留罐时间5-8分钟,隔日1次,5次后观察效果。皮肤敏感者需缩短留罐时间,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拔罐后出现水疱需消毒处理,避免感染。
湿热体质者宜食绿豆、薏苡仁等清热利湿食物,血虚者可用红枣、枸杞炖汤。忌食海鲜、牛羊肉等发物及辛辣刺激食物。婴幼儿患者哺乳期母亲需同步忌口。可配合玉竹、百合等药膳调理,长期饮用金银花露有助于缓解瘙痒。
中医治疗需坚持3个月以上才能评估疗效,治疗期间要避免过度洗浴和使用碱性洗涤剂。建议穿纯棉宽松衣物,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50%-60%。夜间瘙痒明显者可睡前用艾叶煮水擦浴。若皮损面积持续扩大或继发感染,应及时中西医结合治疗。日常可练习八段锦等养生功法调节气血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