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治疗办法是什么

水痘治疗办法主要有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使用抗病毒药物、缓解瘙痒症状、预防并发症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斑疹、水疱,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
保持皮肤清洁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患者应每天用温水轻柔清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沐浴露。清洗后轻轻拍干皮肤,避免摩擦导致水疱破裂。衣物应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材料,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床单、衣物需定期更换并清洗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干燥。
避免抓挠水痘疱疹可减少皮肤损伤和继发感染的风险。患者可修剪指甲并保持短平,夜间可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挠。婴幼儿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及时制止抓挠行为。若疱疹破损,可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瘙痒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
抗病毒药物适用于重症或有并发症高风险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伐昔洛韦片等,需在发病24-48小时内开始使用效果最佳。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白血病患儿、HIV感染者等更需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等。抗病毒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缓解瘙痒可改善患者舒适度并减少抓挠。除口服抗组胺药物外,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薄荷脑软膏局部涂抹。温水燕麦浴也有助于缓解瘙痒,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止痒产品以免刺激皮肤。儿童患者可转移注意力减少对瘙痒的关注,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出汗加重瘙痒。
预防并发症是水痘治疗的重要环节。常见并发症包括皮肤继发细菌感染、肺炎、脑炎等。患者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意识改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免疫功能低下者接触水痘患者后可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预防感染。未接种疫苗的易感人群应避免接触患者,患者需隔离至所有疱疹结痂。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
水痘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粥类、蒸蛋等。发热时可物理降温,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患者需隔离至全部疱疹结痂,通常需要7-10天。密切接触者应观察21天,出现症状及时就医。痊愈后患者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病毒可能潜伏在神经节中,日后可能引起带状疱疹。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