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可以引发发烧吗

急性胃肠炎可以引发发烧。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反应。
病毒性胃肠炎是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类型,主要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引起。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释放炎症因子对抗病原体,这一过程可能导致体温升高。细菌性胃肠炎多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导致,细菌产生的毒素或直接侵袭肠黏膜可诱发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发热伴寒战。寄生虫感染如阿米巴痢疾也可能出现低热,通常伴随黏液血便。发热程度与感染病原体的毒力、数量及个体免疫力有关,体温多在38-39摄氏度之间,严重感染可能超过40摄氏度。
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出现发热的风险更高。这类人群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病原体更易突破防御引发全身症状。脱水是急性胃肠炎合并发热的重要诱因,频繁呕吐腹泻导致体液丢失,影响体温调节功能。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可能加重发热程度。部分非感染性因素如食物过敏、药物不良反应也可能通过免疫途径引起类似表现,但概率较低。
急性胃肠炎患者出现发热时需注意补充水分,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退热贴等。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需经医生判断感染类型后规范用药。发热持续3天以上、精神萎靡或出现惊厥应立即就医。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生熟食材分开处理,海鲜肉类充分加热,饭前便后规范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