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出现感染、假体松动、深静脉血栓、假体脱位、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和定期复查,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感染是髋关节置换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发生在手术切口或假体周围。早期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和脓性分泌物。晚期感染可能由血源性播散引起,症状隐匿且难以控制。预防措施包括术前皮肤准备、术中无菌操作和术后抗生素使用。假体松动通常发生在术后数年至十余年,与骨溶解或机械应力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影像学检查可见假体周围透亮线。深静脉血栓多发生在术后早期,与卧床制动和血液高凝状态相关。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和皮温升高,严重时可导致肺栓塞。假体脱位多见于术后初期,与关节囊松弛或体位不当有关。患者突发髋部剧痛和活动障碍,需急诊复位处理。异位骨化是软组织异常骨化现象,可能限制关节活动度,与手术创伤和个体体质相关。
髋关节置换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早期剧烈运动或过度负重。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肌肉力量锻炼和关节活动度练习。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钙食物促进骨骼愈合,同时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出现异常疼痛肿胀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术后定期复查X线评估假体位置和骨整合情况。长期避免盘腿坐和跷二郎腿等危险动作,使用助行器具辅助行走时可降低跌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