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与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疫苗接种不足、年龄因素及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百日咳通常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回声、呕吐等症状,可通过疫苗接种、抗生素治疗、对症支持等方式干预。
免疫功能不完善或受损时更易感染百日咳鲍特菌。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或患有艾滋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呼吸道局部免疫屏障较弱。建议家长注意儿童营养均衡,及时接种疫苗。临床常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红霉素肠溶片、克拉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密切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是主要传播途径。百日咳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可携带大量病原菌,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易暴发流行。家长需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感染者应隔离至抗菌治疗5天后。常用药物包括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头孢克肟颗粒等。
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或抗体水平下降会增加感染风险。疫苗保护期通常持续4-12年,青少年和成人可能出现免疫力衰减。建议按计划完成3剂基础免疫和1剂加强免疫,必要时可检测抗体水平。预防性用药可选罗红霉素胶囊、左氧氟沙星片等。
1岁以下婴儿是重症高发人群,尤其未满3个月者病死率较高。该年龄段患儿咳嗽反射弱,易出现发绀、窒息等并发症。家长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变化,及时就医。治疗多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
冷空气、烟雾等刺激可诱发痉挛性咳嗽发作。冬季发病率较高,与门窗紧闭导致空气流通差有关。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通风2-3次有助于缓解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苯巴比妥东莨菪碱片镇静止咳。
百日咳患者应保持环境安静温暖,采用少量多餐方式进食流质食物以减少呕吐。咳嗽发作时协助拍背排痰,记录每日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恢复期适当补充维生素AD滴剂促进呼吸道黏膜修复,2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21天,出现咳嗽症状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