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中耳炎怎么治疗

耳鼻喉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0次浏览

关键词: #中耳炎

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反应、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细菌性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病毒性中耳炎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过敏性中耳炎需配合氯雷他定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控制过敏反应。化脓性中耳炎需联合使用硼酸酒精滴耳液进行耳道清洁。用药期间需避免耳道进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采用局部热敷缓解疼痛,使用红外线照射促进炎症吸收。咽鼓管功能异常者可进行捏鼻鼓气训练或导管吹张治疗。鼓膜内陷患者需定期做咽鼓管按摩。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尝试鼓膜穿刺抽液。物理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用力不当造成二次损伤。

3、手术治疗

鼓膜穿孔持续不愈需行鼓膜修补术,常见术式包括颞肌筋膜修补术、软骨膜移植术。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可选择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胆脂瘤型中耳炎需及时行中耳病变切除术。术后需保持术耳干燥,定期复查听力恢复情况。儿童患者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

4、病因治疗

鼻窦炎患者需同步治疗鼻部疾病,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腺样体肥大儿童需评估是否需腺样体切除术。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职业性气压伤患者需改善工作防护措施。病因治疗能有效预防中耳炎复发。

5、日常护理

发作期应避免用力擤鼻,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保持鼻腔通畅,可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哺乳期婴儿需保持正确喂奶姿势。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恢复期定期复查鼓膜愈合情况,发现听力下降及时就诊。

中耳炎患者需保持耳道干燥清洁,洗澡时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急性期需充分休息,儿童患者夜间可抬高床头减轻耳痛。若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头痛、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