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中医养生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肩周炎 #中医

中医治疗肩周炎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推拿按摩拔罐疗法、功能锻炼等方式。肩周炎通常由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滞、肝肾亏虚、外伤劳损、筋脉失养等原因引起。

1、中药内服

风寒湿痹型可使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含独活、桑寄生等药材,有助于祛风散寒除湿。气滞血瘀型可用身痛逐瘀汤,含秦艽、川芎等成分,能活血化瘀通络。肝肾不足者可选用左归丸或右归丸,含熟地黄、山茱萸等,具有补益肝肾作用。中药煎剂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避免自行配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孕妇及过敏体质者慎用。

2、针灸疗法

常取肩髃、肩髎、肩贞等局部穴位配合远端取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温针灸可加艾条熏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电针疗法通过脉冲刺激缓解肌肉痉挛,每次治疗20分钟。皮肤感染、出血倾向者禁用,针刺后需保持针孔清洁干燥。急性期疼痛剧烈时可每日针灸,缓解期改为隔日治疗。

3、推拿按摩

采用滚法、揉法松解肩部肌肉粘连,点按天宗、秉风等穴位止痛。弹拨手法可分离关节囊粘连,改善活动受限。摇法、扳法适用于关节僵硬者,但需避免暴力操作。推拿后配合热敷效果更佳,皮肤破损或骨质疏松者慎用。建议由专业医师操作,自行按摩时力度以酸胀为度。

4、拔罐疗法

在肩井、曲垣等穴位留罐10分钟,能祛风散寒、疏通经络。走罐法沿肌肉走向推动,适合大面积肌肉僵硬。刺络拔罐先皮肤针叩刺再拔罐,适用于血瘀明显者。凝血功能障碍、皮肤过敏者禁用,拔罐后注意保暖避风。局部瘀斑一般3天消退,出现水疱需消毒处理。

5、功能锻炼

爬墙练习面对墙壁手指交替上移,改善前屈功能。甩手画圈摆动上肢促进滑囊分泌。毛巾牵拉双手握毛巾上下拉动,增加后伸幅度。棍棒操持棍做上举、外旋等动作。锻炼需循序渐进,以轻微疼痛为限,急性发作期暂停。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养生功法效果更好。

中医治疗期间需注意肩部保暖,避免提重物及过度劳损。睡眠时保持患侧在上体位,用枕头支撑手臂。饮食宜温补,适量食用羊肉、生姜等散寒食材。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复诊,必要时结合现代医学治疗。恢复期坚持功能锻炼可预防复发,但需避免寒冷刺激和突然用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